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之窗 >> 正文
“党史故事大家讲”第八十四期:内蒙古革命的摇篮
2021-07-09 07:24  

在北京西单小石虎胡同,有一处隐藏于商业建筑后的古建筑,这些略显陈旧的老房子大有来头,它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旧址——蒙藏学校。

蒙藏学校建于1913年,是在北京创办的全国第一所民族学校,内蒙古革命的火种在这里被点燃。

在《和美岁月: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84年3月6日,乌兰夫同志第四次回到母校,在那棵历经四百年沧桑的大枣树前,回忆起当年入党的情景,他深情地说:共产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就是从这个学校开始的。一语千钧,道出了蒙藏学校培育进步青年,播撒革命火种的重要地位。

在土默特左旗档案馆,我们查阅到了这段历史。馆长刘燕和地方志股股长张贵英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内蒙古进步青年如何进入蒙藏学校学习的过程。

1914年3月,蒙藏学校开设预备科一班,以各盟旗选送、学校录取的方式进行招生,这是蒙藏学校第一次从内蒙古地区招生,此后陆续有内蒙古学生到该校就读,荣耀先就是其中的一位。

1923年,荣耀先还是蒙藏学校专科部哲学系的学生,也是校学生会主席,受北方区委的委托,回到家乡动员蒙古族青年来到北京读书。这个过程中他做了大量艰辛的工作,到学生家里劝说,终于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动员了云泽、奎璧、吉雅泰、多松年、李裕智等41名蒙古族有志青年分两批离开土默川奔赴北京。这些有着远大抱负的蒙古族青年,满怀激情进入蒙藏学校,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今后开展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些青年来到学校后,被分别安排在中学四班和五班就读。当时他们在蒙藏学校教室院前留下了一张珍贵合影,成为了一份难得的历史资料。他们有时到北京大学听演讲,有时一起参加辩论会、看墙报,进一步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水平。

因为蒙藏学校青年学生积极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问题,1923年后,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十多位共产党员先后来到蒙藏学校,以读书会、座谈会、谈心活动的形式组织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寝室、礼堂、枣树下,都留下过李大钊和同学们的身影。青年们阅读马列著作中译本,还有《新青年》《向导》《政治生活》等刊物,李大钊一边讲解,一边听同学发言,把所学理论和民族革命问题结合起来,谈认识、谈体会,气氛十分融洽。

李大钊对这些蒙古族青年们说:“中华民族要振兴,蒙古民族要解放,就要推翻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阻止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斗争必须由一个革命政党来领导,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只有内蒙古地区还没有共产党的组织。你们这些蒙古族青年要学习马克思理论,再经过实际斗争的锻炼,将来回到家乡领导民族解放斗争。”他的话在青年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时刻准备生根发芽,长出参天大树。

关于蒙藏学校,还有一件载入历史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在这里建立。早在刚入学的冬天,同学们就陆续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此后在1924年开始先后入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一员。

蒙藏学校从此变成了党在少数民族中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在此后的多次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革命同志在党的领导下,以坚强的革命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革命活动离不开精神的引领,1925年初在蒙藏学校,由蒙古族青年创办的革命刊物《蒙古农民》诞生了。

探寻的脚步没有停止,在乌兰夫故居,我们见到了《蒙古农民》第一期的摹本。

“这是我国现代革命史上的第一份民族革命刊物,对当时唤起蒙古族群众的爱国热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乌兰夫故居负责人王浩军告诉我们。

这份刊物是蒙古族青年在离开学校前交上的一份毕业答卷,此后,学生们兵分六路,分别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据史料记载,这些蒙古族青年学生在形势的逼迫下于1925年离开蒙藏学校,乌兰夫、多松年等人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贾力更等人赴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荣耀先等人到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李裕智、吉雅泰等人回到内蒙古领导革命斗争……

一个有信仰的人,一定是幸福的。在蒙藏学校,蒙古族青年们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地跟着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步伐,开启了内蒙古革命的新征程。


关闭窗口

江西省中医病因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大道1688号实验楼B座
电话:0791-87142856   邮编:330004